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等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学校现有大学城校园及东风路、龙洞、番禺等多个校区,校本部设在大学城校园。校园气势恢宏、环境优雅、景色秀美,人文气息浓厚,是一个“生态、人文、数字、科技”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校园,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校园占地面积3348亩,校舍建筑面积158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00余万册,电子图书350GB,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学校建成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的体育运动场馆,总面积达16.6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8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46000余人,并招有不同层次的国外、境外留学生。2010级工科、理科类学院新生安排在大学城校园学习;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生安排在龙洞校区学习;艺术设计学院、文法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生安排在东风路校区学习;商学院新生安排在番禺校区学习。学校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关键,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学术团队。教师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9.54%,其中博士学位占27.44%。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规定教授每一学年度都必须承担本科生课程,并有计划地开设面向本科生的学术讲座。学校坚持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强势本科教育”。围绕“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优化学科结构,强化学科特色,不断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学校有机械仪表、材料、信息、化工4个广东拾211”工程重点学科,主要学科具有教授评审权,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招生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含MBA)、招生点50个,16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并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0个。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名牌专业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学校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开设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形成了本科教育的鲜明特色。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多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招生专业热,就业门路广”是社会对广工大的赞誉。学校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全面育人结合的教育理念。根据“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化、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化、专业实验特色化、实习实训层次化、模块化、创新活动多样化”的思路,构建了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组建了一批创新俱乐部和创新实验室,设置创新学分。近年来,我校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多项,获奖名次和获奖项目在广东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科技人文学术氛围浓郁,各类文化艺术节和科技文化节,为在校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学校重视体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积极探索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掌握一至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的理念。设置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武术等十多个项目的俱乐部。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参加不同项目俱乐部。新的体育教育理念使强势体育成为学校的名片,篮球、足球、定向越野等体育项目获得多项全国、省级奖项,学校男子篮球队2004年与2007年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两获冠军,在“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中,2006年获南赛区冠军和全国亚军;2008年获总冠军;2009年卫冕总决赛冠军。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2010年学校还承办第十六届亚运会板球、手球比赛和亚残运会盲人门球比赛。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功能发展,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通过科技创新为广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校在长期的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不断创新,通过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逐渐形成了从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点对点”产学研结合模式上升到政府支持的、为众多企业所共用的、能聚合各种研究力量的“面对面”产学研结合平台。近几年我校科研经费不断增加,获奖数量增多,获奖层次提高。“十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2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9项,省部级项目351项;获得省部级奖项20项。2009年到校科研经费达到15183.61万元,比2008年增加16.45%。学校重视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推进高起点、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学校先后与美、英、德、法、俄、日、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的5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高校和机构的合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建立了一批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主办及承办了多次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学校在国(境)外的影响力,也大大拓宽了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学校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学校以“团结、勤奋、求是、创新”为校训,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顾全大局、恪尽职守;注重实践、勇于变革;包容内敛、乐于进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传承。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道路,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的知名大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