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坐落在华东地区、长江南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距南京45公里。
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评价,具备本科生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资格,是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是安徽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在安徽、河南、河北、贵州和甘肃等省份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此校址上创建了马鞍山钢铁学院,成为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在华东地区设点布局的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院校。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0月经教育部和安徽省批准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2450亩,校舍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1亿元,各类图书资料近200万册。学校现设有冶金与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体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以及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设有5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类特色专业5个,安徽省特色专业4个;有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资产评估四大类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检验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3个。
学校在职教职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有双聘院士1人,教授150人、副教授42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9人。学校现有“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有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拔尖人才64人,省教学名师7人,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校还聘请包括12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50多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目前,学校有本科生18000多人,硕士研究生1600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围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十一五”期间,在校学生申请专利500余项,获准授权250多项(发明专利2项);研究生李智虎荣获2009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英语演讲、机器人等全国性大赛中,在校学生取得一系列优秀成绩,学校连续四届成为“挑战杯”全国赛事的联合发起高校;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在亚运会、全运会、大运会等各类体育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2009-2010学年,学校1700多人分别荣获盛校两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4204人获国家助学金,3000多名同学获得了各类奖学金。其中,获国家奖学金37人、国家励志奖学金644人,171名同学获得校内特等优秀学生奖学金。2010年学校发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酬金、各类困难补助1100多万元;在为1547名贫困生办理生源地贷款的同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855万元,受益学生面超过50%。扎实的教育教学工作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得我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0届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本科生就业率为97.2%,毕业生考研达线率达到30%。
学校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以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建设为契机,汇聚了一批高水平人才,搭建了较为坚实的科研平台,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一批省部级奖励。2010年,学校科技总经费达到1.2亿,到位科研经费较上一年增幅超过30%。全年新增各类纵向课题179项,其中,获准国家级项目29项。新增横向课题近20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完成省部级成果鉴定与验收项目16项。授权发明专利20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全年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在国家级重点期刊及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超过500篇,SCI、EI等国际检索机构收录论文366篇。出版专著30多部。成果推广应用40余项。
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先后与地方政府以及宝钢、马钢等签订全面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基地,建立了研究生双导师制,合作申报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是国家“863”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依托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科技产业园是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分园。学校科技成果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形成了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科技产品,并牵头制定了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惊天公司即将成为安徽省属高校第一家上市公司。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瑞典、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博士、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教师、留学生互派以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