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绥远省创办的第一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绥远省政府主席杨植霖曾兼任校长。1958年在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等,1983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校目前分校本部、金川校区、准格尔大路校区、海东校区四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178亩。沧桑励洗,春华秋实。经过几代人呕心沥血、努力拼搏,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育相结合,具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授予“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先后被自治区授予“教育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院校”、“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称号。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力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工商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建筑学院、矿业学院、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人文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以及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工作部)、工程技术专修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高等教育研究所、网络中心等25个院(部、中心)。拥有85个实验室,51个研究院所。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授权二级学科1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8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5个,具有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学科门类较齐全,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七大学科门类。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固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材料学”、“工业催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企业管理”9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可再生能源”和“煤化工”2个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纺织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过控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物理”19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和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中心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2057人,专任教师1392人,其中教授128人,副教授402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401人,有73.64%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教师中,有60人次被授予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或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45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有3位教师获得“内蒙古杰出人才奖”。学校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我校兼职教授、导师。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有36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现有全日制各类在校生25499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23487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38人,博士研究生135人,还有来自蒙古等6个国家的留学生139人。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8万余名学子从这里走出,奋斗在祖国各条战线上,许多已成为高校、大中型企业的领军人物、学术技术骨干以及党和政府的重要领导,他们以骄人的业绩和杰出的贡献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学校就业率一直处于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前列,2009年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2005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数量逐年增加;同时,学校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自治区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加强与大中型企业的长期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承担了大量横向科研项目,年均纵横向科研经费5333万元。近年来,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机电控制、工业催化、可再生能源、轻金属材料、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和绿色建筑测评6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内蒙古新能源生产力促进中心、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蒙古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内燃机代用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中心、自治区新能源试验示范基地、内蒙古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创新方法研究中心。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4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62项,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30篇。学校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设施完备。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呼和浩特中心考点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内蒙古中心考点设在我校,学校还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32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学校联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校园网络技术先进,运行良好,覆盖教学、办公和生活区。学校图书馆是自治区收藏工程技术方面图书文献的中心之一,是首批开通专项咨询服务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一级检索站。学校敞开胸襟,兼收并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波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蒙古等国的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校际合作关系,在学生培养、教师进修、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科研协作等方面合作成果丰硕。2003年学校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实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高校,2005年获准具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蒙古国留学生项目招生资格,2007年成为教育部留学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招生单位。六十载春秋,学校几代人艰苦创业,铸就了“民主、团结、勤奋、严谨、求实、进缺的校风,谱写了灿烂的育人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内蒙古工业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水平,将秉承融入地方发展促进自身发展的理念,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